
互聯(lián)網營銷策劃的“三個屁用”
昨天(2016年8月30日),在新浪微博上發(fā)了一篇小軟文,半個小時后,突然心血來潮,感覺標題應該有所改動,將標題改動后將原來的文章進行了“重復發(fā)表”。由于當時時間倉促,未來得及將第一篇文章撤掉,直至今天打開博客后,才發(fā)現(xiàn)其中的“端倪”。于是,決定撰寫本文,以給更多企業(yè)營銷策劃以指導、提示和借鑒。

聰明的你從上面兩篇軟文中不難看出:雖然同樣文章、同樣配圖、同樣作者、同樣時間發(fā)布、同一平臺發(fā)布……只因為標題改變卻產生了截然不同點擊效果——一個是45次,一個是700次,差了十倍不止。為此,邵珠富今天上午在微信朋友圈發(fā)表了截屏和如下內容:
對企業(yè)而言,有些事:1、你“做了”而不傳播,或不會傳播,意義不大;2、互聯(lián)網時代的傳播營銷,“標題”真的很重要;3、在有些傳播可以免費的前提下,創(chuàng)意至關重要!
中午,突然想起本篇文章這個“有點俗”的標題,邵珠富決定俗一把,目的是幫更多企業(yè)正確認識傳播的重要性、正確認識軟文的重要性、正確認識軟文題的重要性,哈哈!
1、好多事你“做了”卻不讓消費者知道,有個“屁用”?
好多企業(yè)辛辛苦苦做了好多大的活動或事件,但卻往往吝嗇于傳播,不舍得花錢推廣,或不舍得在創(chuàng)意方面出點錢找個高手打造內容,以為把文章粘貼到網上去就可以萬事大吉,沒必要再花那個錢去做推廣,其實在邵珠富看來,這一定是大錯特錯、也是非常不明智的。
我們都知道,現(xiàn)在不是一個信息匱乏而是一個信息泛濫的時代,隨隨便便把文章寫出來、隨隨便便粘貼到網上去,既不講究內容也不講究格式、形式,認為花錢搞活動就已經完成任務或完成大部分任務,這種觀點毫無疑問是鼠目寸光的表現(xiàn)。
我曾經和好多企業(yè)家打賭,問他們有多少“業(yè)務員”?他們有說十幾個、幾十個,也有說幾百個的,但在邵珠富看來,都不如我的“業(yè)務員”多,在全網上,我至少有80萬個粉絲,而在邵珠富的軟文介紹下,這些粉絲不分時間、地點、場合地在為我推廣的產品做著推廣,所以你看到的結果常常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酒店原來偏安一隅沒有名氣,僅僅因為在全球品牌網和中國營銷傳播網上的一篇營銷性文章,半年時間就竟然發(fā)展到國內70多家,因為他們通過營銷文章知道沒有廚師、不需要服務員、不需要采購員,只要他有地方他就可以開酒店;同樣,十個月之前曾經發(fā)表過的一篇文章、合作也早已中止,但到現(xiàn)在還經常有人向我買“治糖尿病的杯子”;而一支能治身體各種痛的“原火掌灸精華液”40多天竟然發(fā)展加盟商1000多個……而,這與其說是軟文營銷的力量,不如說是互聯(lián)網內容營銷的力量。但如果是隨隨便便發(fā)個帖子,你倒可以不花錢,但有幾個人愿意打開啊?他們不打開,又怎么會有營銷的效果呢?
2、消費者“知道”了卻不認為你的產品好,有個“屁用”?
如果說“讓消費者知道”解決的是產品知名度的問題,但影響到消費者購買的卻不僅僅是知道產品的名字這樣簡單,它還需要讓消費者“認為你好”,這就牽扯到美譽度打造的問題了。
看看我近3個月以來發(fā)表過的一些文章標題,或許你會感興趣并看透其中一些“內幕”——
《一款見證大國崛起的葡萄酒被引進咱濟南了》、《美女老板用手掌1分鐘治好了K590次列車員的腸炎痛》、《濟南有家“頭療館”,它能讓你常有一顆“最強大腦”》、《不懂中醫(yī)常識、產了解穴位知識,只要有了它,你同樣可以幫人“針灸”解除疼痛》、《為何不懂中醫(yī)的普通人也可以成為“針灸大師”》、《給董建華做菜的廚師在陽光新路開店了》、《為什么波尼亞堅決不做保質期長的產品》、《孟非說,恣街的輕院啤酒實在是太好喝了》、《邵珠富告訴你,在濟南有一款你絕對從未吃過的水餃》、《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濟南有個“硬骨頭”專家團隊》、《一位新華社記者眼里的神奇針灸專家》、《120送進來、擔架抬下來、輪椅推進來、自己走出去——“5分鐘巨變”讓椎間盤突出病人脫胎換骨》、《為什么大學教授、媒體老總、房地產老板都改行賣啤酒了》、《令山東電視臺美女主持人欲罷不能的美食到底是哪家?》……
以上僅僅是本人近期內為一些企業(yè)和產品撰寫的一小部分軟文,難怪好朋友金向東這樣抱怨過:邵哥,看了你文章介紹的飯店,我不去吃都感覺虧死了;難怪河北的一個客戶在微信中這樣留言:看你文章介紹的掌灸產品如此神奇,我恨不得秒秒鐘就成為代理。
3、消費者“說你好”你卻勾不起他們購買的欲望,有個“屁用”?
2016年春節(jié)前兩周,邵珠富僅用10天左右時間就幫助做蜂蜜的楊總在微信朋友圈免費推廣賣出半年產量的蜂蜜,楊總也得以輕輕松松地回家過年了。后來在分析這個營銷事件時,在《怎樣讓互聯(lián)網軟文成為真正營銷“殺手锏”》一文中提到:好軟文有“賣點”還要有“買點”;好軟文有“關注度”還要有“關聯(lián)性”;好軟文有“點擊率”還要講“轉化率”。
邵珠富經常講的話就是:要想提高文章點擊率其實非常容易,我可以把一些熱點的東西給戲說一下,然后胡扯淡地講一些“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等駭人聽聞的內容,當讀者津津有味地看到10000多字的時候,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是某個催情產品的廣告,然而此時呢?讀者早已浸沉在你設的圈套中沒法自拔了,怎么還會有心情去記住你是哪個產品的廣告?當“前戲”過長讓你精疲力竭無法進入“主題”時,你的營銷目的也基本就報廢了。
所以,在一向不太特別注重“點擊率”但卻非常注重“轉化率”的邵珠富文章中,你看到的情形往往是這樣的:在推廣糖尿病的杯子中,所有文章的標題中一定會帶有“糖尿病”的字樣和治療效果描述的內容,這樣一來,對糖尿病感興趣的、有這方面需求的自然會打開,而沒這方面需求的則很可能會繞行,盡管這樣做可能點擊率只有千兒八百,但卻基本都是你的目標消費者,這也是為什么有時候邵珠富的軟文能達到23%以上轉化率的原因所在,因為你的非目標人群都已經自動繞行了,你的讀者個個都是你的目標人群,倘若你的軟文在你的這些讀者中很有影響力和吸引力,自然更會大大增加你的營銷轉化率。
“三個屁用”說的其實是如何提高知名度、如何打造美譽度、如何提高轉化率的問題,也都是些老生常談的話題,前段時間邵珠富在為國內60個群、兩萬人的民營醫(yī)院營銷群講課時就講到:把新話題講出新意來不難,把老話題講出新意來才不容易。在互聯(lián)網時代、在互聯(lián)網平臺上,“知名度”“美譽度”“轉化率”雖是老話題但卻一點也不過時,我們唯一需要改變的是,如何在互聯(lián)網大背景下提高知名度、美譽度、轉化率問題,這個問題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