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杠桿撬動政府行業新品類銷售
先聲明的是,新品類這個名詞,我認為不是一個最佳的選擇,但我找不到更好的名詞。如果要形容一下,我們可以這樣想象,新品類產品,是全新概念式的。比如所有人還是坐馬車出行的時候,我們開始賣汽車,所有人還在用算盤記賬的時候,我們賣財務電算化這種概念。我暫且稱之為新品類。新品類銷售的特征是客戶不太可能主動立項,而一經立項,這個項目一般面臨的競爭相對較?。ü躺倩騿我粊碓床少彛??! ?/p>
今天分享的主題中所言的政府行業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也可以特指政府中的某一個區域或某一條線,比如某某省的公安系統、某某地市的法院等。
言歸正傳?! ?/p>
一、 政府行業的特點
1、 客戶數量是固定的。沒有辦法通過信息收集,加大拜訪、客戶介紹的方式增加客戶總數量?! ?/p>
2、 客戶的組織機構、基本業務需求、決策流程等驚人相似。這種特征,決定了新品類在政府行業存在一做做一片,一丟丟一群的現象。正因為一做做一片,為銷售撬動政府行業提供了可能。
3、 政府行業相對是缺乏創新精神的。雖然政府天天在號召、鼓吹創新精神、創新創業,但政府各部門又有多少真正的自發的創新行動?加上擔心政治風險,這導致新品類在政府行業銷售困難重重?! ?/p>
新品類在政府行業銷售困難重重,就好要搬移重物,當我們用自己的雙手無法搬移時,我們第一時間會想到用杠桿來撬動。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 ?/p>
所以,我們要用杠桿來撬動政府行業,首先要有一個支點?! ?/p>
二、 尋找支點
1、 人群中大約有20%的人具有創新精神,易接受、樂推動新理念、新事物、新觀點、新產品。這部分人是比較理想的支點。
2、 找到“臭味相投”的客戶?! ?/p>
縱觀各種將人分類的方式,比如“老虎、貓頭鷹、孔雀、考拉”這4類;比如夏凱老師的《信任五環》中將人分“金、木、水、火、土”五類;再比如色彩性格學把人分成“紅色、藍色、綠色、黃色”4種類型?! ?/p>
換句話來說,人群中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約占人群總數的20%——25%。
如果有一個“臭味相投”且又有創新精神的人,那么,這個人就是比較理想的“支點”?! ?/p>
根據 以上的數據分析,用數學的方法來計算,“臭味相投”且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在人群中的占比約為5%?! ?/p>
這5%的人怎么找出來呢?針對一個陌生的市場、陌生的行業、沒有緣故人脈資源的情況下,除了加大“拜訪”、“聯系”我沒有更好的辦法。
但銷售的時間有限,而政府行業做關系的過程又比較漫長。我的經驗是先找有創新精神的人。在一個區域市場內、地毯式走訪,并充分利用電話、微信、電子郵件、QQ等電子通信工具,迅速搜索,絕不戀戰?! ?/p>
搜索到具有創新精神的人之后,將這些人進行分類,先攻“臭味相投”的人,看看其中有沒有大力支持項目且支持銷售本人的客戶。如果有,培養成項目中的“教練”,培養成區域內的行業支點。
如果沒有“臭味相投”的人怎么辦?
這就要運用經過學習、訓練的方式、方法,針對客戶的類型進行溝通,爭取達到互信級關系。難度雖然大一點,但并不是不可能?! ?/p>
有了支點,想要撬動球,肯定是需要杠桿?! ?/p>
三、 延長杠桿動力臂
我們做銷售的都有一種本能。見了客戶就拼命地說自己的產品多么有優勢,多么高科技,價格多么有競爭力。但客戶會怎么想呢?就算客戶認可一二點,如果杠桿的動力臂長度不夠,是否能輕易撬動重物?
有了支點,我們還需要一支杠桿,杠桿的越長(動力臂越長),那我們就越省力。那么,問題來了,我們如何延長動力臂。
我的理解是想辦法把自己的項目變成底子工程、帽子工程、面子工程,并把這三項工程接起來,形成一個長長的杠桿?! ?/p>
政府工作人員首先考慮的是帽子工程,但銷售直接從帽子工程切入并不容易,甚至易跑偏。我的建議是先從底子工程切入?! ?/p>
底子工程是客戶的業務需求核心、是解決客戶業務中的基本需求。比如我之前做監獄犯人親情電話管理系統。其核心就是錄音和限制;比如我目前在法院推廣的安存語錄,就是用電話錄音的方式代替客戶部分傳統的法律文書送達。底子工程,與客戶的日常業務直接發生關系,切入比較容易。
在實戰中,真正對項目有一定決策權的人,往往自己不經辦具體的日常業務。例如監獄信息中心主任并不直接管犯人對外打電話,法院信息中心主任、副院長也不自己送法律文書。所以,基本的業務需求帶給關鍵人的直接好處幾乎沒有。用《銷售羅盤》的話來說,很難滿足客戶個人的贏。
單純的說項目滿足基本業務需求,這個動力臂的長度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想辦法加長杠桿動力臂?! ?/p>
接上帽子工程、延長動力臂?! ?/p>
剛才就說過政府工作人員最關心的是帽子工程。如果帽子工程與底子工程連接,客戶的興趣就會大增。
我記得著名銷售培訓師崔建中老師說過:大項目銷售的最高境界是賣政治。要注意的是,賣政治并不是參與客戶內部的政治斗爭、派系斗爭。銷售人員,一定要遠離客戶的派系斗爭?! ?/p>
遠離政治、派系斗爭,又如何賣政治呢?
賣政治是銷售的最高境界。這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境界。所以我也講不清、講不透,就說說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p>
有點扯遠了。
帽子工程其實就賣政治的一種方法,是一種比較初級的賣政治?! ?/p>
“在其位,謀其政,求高位”。所以和政府工作人員打交道,如果暫時不能為其“求高位”加分,至少要在“謀其政”上做點文章。
如何“謀其政”?簡單地說就是讓其工作出色、出彩,在領導面前留個好印象。用《銷售羅盤》的話來說,滿足其個人的贏,只是這個“贏”點與政治有點關系?! ?/p>
我曾經操作過一個項目,某監獄的會見管理系統。會見管理系統就是犯人 家屬去監獄探視犯人用的通話錄音系統。當時監獄里有一套系統,也有最基本的錄音、限時等功能。我拜訪會見中心主任。會見中心主任年紀比較大,自己手下幾個兵也是養老型老資格、對采用電腦等“高科技”手段有點擔心,擔心操作不來。感覺自己一把年紀了還要學電腦,如果學不會就很沒有面子。所以,整個會見室的人還是習慣他們老一套的書法般的手工登記、記錄方式。
可以這么說,與會見中心的人談高科技,談強大的功能,他們更加排斥。于是我就問會見中心主任:如果現在監獄長一個電話過來,叫你把中秋節到元旦期間沒有親人探視的犯人名單整理出來送過去,你要多少時間。
會見中心主任想了一下說:我一個人做,約要2-3天吧?! ?/p>
我說:如果監獄長很急,叫你快點交上去。你怎么辦?
會見中心主任想了一下說:我只能先向監獄長解釋一下說需要一點時間。然后讓整個會見中心的人停掉其他的工作,多人分工協作,估計至少要半天到一天吧。
“我有辦法讓你秒殺,5分鐘就可以送到監獄長辦公桌上。這時,監獄長會怎么看你呢?”
會見中心主任不說話了。然后跟我說:“我帶你去見我們分管領導。”
路上,會見中心主任還提醒我:你千萬不要跟我們領導提那個什么秒殺,要想辦法讓我們分管領導支持這個項目?! ?/p>
看到沒。政府工作人員的思維就是保護自己,并尋求上司支持,還不想讓上司知道自己的小算盤。
見分管領導,我同樣先介紹產品的基本功能(底子工程)。領導對我說:“你們的產品確實比較先進,但我們的系統才建了兩年多,拆掉重建有點浪費呀。”
我見領導沒有把話說死,出招還有機會。機會只有一個辦法,滿足其個人的贏,還得從帽子工程下手。
我問:如果監獄管理局局長現在到你的辦公室檢查工作,問你此時此刻,有多少犯人在會見,見的是什么人,談的是什么話,你如何回應呢?
領導:我只能打電話到會見中心,叫會見中心報上來。
我說:我有辦法,讓局長在你的電腦上就可以看到哪些犯人在會見,見的是誰,還可以聽到他們此刻的談話,并且可以插話進去,也可以強制拆線。在這種情況下,局長對我們的會見工作會如何評價呢?
分管領導不說話,停了一會兒說:你們有沒有成功案例,能不能安排我們過去參觀一下。
以上案例是我做業務時真實發生的。用《銷售羅盤》的話來說是滿足客戶個人的贏。在實戰中,緊扣客戶面對上司檢驗自己工作時 如何匯報、如何展現自己工作績效。在客戶的世界里,已經上升到政治的范疇,銷售其實已經開始在“賣政治”。但未涉及客戶內部的政治斗爭及派系斗爭。同時又幫客戶加固了一下帽子,甚至為客戶換一項更大的帽子奠基?! ?/p>
底子工程是項目生存的基礎,帽子工程是項目關鍵人推動項目前時的源動力。項目關鍵人推動項目前進,要么是向領導匯報,要么是在會議上“開炮”。不論是向領導匯報還是會議上“開炮”,TA都需要“炮彈”。而“炮彈”是需要銷售來為TA準備。這個“炮彈”就是面子工程?!?/p>
面子工程要越“紅”越好,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度?! ?/p>
有人會說拉燈(羅火平老師花名)這家伙是不是太扯淡了。做一個項目,扯到“為人民服務”上來?! ?/p>
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政府是人民的公仆,公仆為主人服務,是不是天經地義?扛著“人民”這個主人的名義,去要求“政府”這個“仆人”來做一個新項目,是不是天經地義、師出有名?
拉燈還 在扯。不食人間煙火,一點也不了解潛規則。只能說你不明白我說的意,說明你修為不夠。建議多花點銀子跟拉燈從頭到尾一招一式學。
拉燈還是一個很正直的人,是一身正能量的人。我們很多項目其實完全可以真正意義上“為人民服務”,只是你沒有挖掘,沒有包裝,沒見有凸顯?! ?/p>
我舉一個我自己做的案例吧?! ?/p>
我在法院推廣安存語錄,用于法院一些法律文書送達。如果就講怎么錄音,怎么保存,怎么查詢,這只是一個底子工程。上升到提高送達準確率,提高送達效率、提高結案率的高度,提高到解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強調的緩解送達難的高度,這就是一個帽子工程。我再上升到少數民族地區用少數民族語言送達,關愛少數民族、讓每一個少數民族同胞享受陽光司法。這是一個面子工程,顏色比較“紅”。但這個面子工程還不算大。再上升到響應李克強總理兩會報告: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這個面子工程就很大了,大到領導不好拒絕,大到讓很多人很難反對。
運用底子、帽子、面子三大工程,我們延長了杠桿的動力臂?! ?/p>
四、加強自身重量
有支點,有長長的杠桿,是不是就能撬動整個(或某一區域)政府行業新品類銷售呢?
回到杠桿原理,有支點有杠桿,但沒有動力作用,杠桿還是一動也不動。因此,要撬動整個市場,還要加大動力作用。
如果自身產品放在杠桿動力臂端,產品自身的重量越重,動力作用也就越大。雖然銷售本身很難去加重產品自身的重量,但可以想辦法加強其權重系數?! ?/p>
如何加強權重系數,我談談我的思考及實踐。
1、 充分利用樣板客戶
一般來說,找到支點,加長了杠桿,做一兩個樣板項目應是沒有多少問題的?! ?/p>
在拜訪客戶時,多提樣板項目,盡量引導客戶去參觀、考察樣板項目。讓樣板客戶幫銷售說話。
2、 外部信息刺激
一開始我們就講到新品類項目客戶很難主動立項,一經立項,競爭就比較小。所以在政府行業新品類銷售中,立項是關鍵的一步。
客戶如主動立項,往往是受外部信息的刺激,決定要改變目前的狀況。所以,銷售應想辦法加強外部信息對客戶進行刺激?! ?/p>
政府行業一般不太看廣告,所以一般的網絡推廣、高空廣告、電視廣告等大眾媒體很難刺激到。他們主要“認”自己內部的“權威”媒體?! ?/p>
比如我目前做的法院行業,他們比較認可《人民法院報》、《法制日報》及本省高級法院的官網、官方微博、內參等?! ?/p>
在這些內部“權威”媒體上發的消息,不能站在企業(銷售)的角度來寫,而應站在客戶的角度來寫?! ?/p>
那么讓客戶自己來寫好不好呢?
我的認為不太好。一是客戶可能不太樂意寫,注意,這里的重點是寫,不是不樂意。二是客戶自己寫,可能把我們銷售想要發布的消息弱化的若有若無。我的作法是銷售(或公司的市場策劃部)來起草,再與客戶商議、修改,最后以客戶的名義發表?! ?/p>
這樣客戶是否就樂意了呢?我可以肯定地說:一定樂意。因為很多政府單位都有“寫稿”任務。并且發表的級別越高,他們越樂意。重復一遍,發表的級別越高,他們越樂意。如果客戶自己不能往高級別的媒體上發表,銷售是不是可以想點辦法,以客戶的名義發表到更高級別的媒體上去呢?如果做成了,客戶會怎么看銷售?
在客戶認可的內部權威媒體上進行包裝化的軟文宣傳,特別要注意,要從用戶的視角,重點寫用戶使用效果、體驗,更應突出面子工程,上升到“為人民服務”的高度?! ?/p>
3、 價值放大、業務推介會議
客戶接受到相關信息的刺激,有些客戶就會主動找上門來,主動立項。另一方面,銷售應以樣板客戶為依托,以媒體宣傳為紐帶,逐個拜訪擊破或通過業務推介會議成片收割?! ?/p>
不論是逐個拜訪還是業務推介會議,銷售一定要想辦法挖掘出客戶一些個性化需求。為什么要挖掘個性化需求?同樣的需求下,同樣的產品下,項目的價格一般只能越做越低?! ?/p>
為了保證優質的服務,并不斷提升品質,企業必須保證合理的利潤。
有了個性化需求,就說明項目有了更大的價值,并通過三級放大,把項目價值進一步放大。
關于價值如何放大的問題,我記得著名培訓師崔建中老師有專業的論述。我點到為止,就不再班門弄虎。
一個是蝴蝶效應,亞馬遜平原上的一只蝴蝶扇動翅膀,引發印度洋海嘯。
二是一個釘子引發了一個國家的滅亡?! ?/p>
這兩個例子有點極端,但其放大的思路并沒有錯?! ?/p>
做政府行業,價值放大最好不要超過三級(超過的話,客戶肯定會認為太扯淡了),其次價值放大一定要面子工程結合起來,盡量往“為人民服務”的高度上靠?! ?/p>
總結一下:在政府行業推廣新品類,可以先找一個支點,把支點變成樣板工程,運用底子、帽子、面子這三項工程,三級延長杠桿動力臂。運用價值放大原理,三級放大產品價值,并提升到“為人民服務”的高度,加重動力作用。采用行業新品推介會、客戶群訪樣板 項目等形式,成片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