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銷的關鍵是客戶需求
近來,我接觸了許多中小企業老板,他們普遍面臨營銷難題,雖然他們有很多創新的產品,表面看起來前景不錯,但是,產品根本賣不動。為什么呢?當我們深入溝通之后,發現他們對客戶需求研究不足,這才是營銷成敗的關鍵。
在此,我引用網上一則日常生活對白,給我們更多啟發:
有一天,一位男的去足浴城。
男的:“老板、你這里洗澡多少錢?”
老板“男浴池10元,女浴池100元。”
男的:“你搶錢呀、、、、、、”
當他進去女浴池一看,“哇塞,全都是男的”,而浴池里的兄弟“尼瑪,又來了一位男的、、、、、、”
這個生活故事啟發我們:營銷的關鍵是客戶的需求,營銷從來不是低價的,而更需要的是引導客戶。
目前,許多中小企業營銷能力差,而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沒有對目標客戶深入研究“痛點”需求,并對客戶需求進行引導,使產品和需求嚴重脫節,造成產品滯銷,值得我們總結教訓。
比如,在數碼產品時代,全球手機品牌諾基亞,曾是“時尚手機”的代言人,它憑借產品外觀“時尚”設計的優勢,打敗了著名品牌摩托羅拉,風靡全球。但是,好景不長,諾基亞手機沒有抓住了消費者的真正“痛點”,反而給蘋果手機把握了機遇,利用手機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抓住了消費者“互動、便利”的內心需求,蘋果開創了智能手機的藍海市場,頓時,諾基亞品牌銷售一落千丈,至今仍然沒有起色,而蘋果成為智能化手機領導品牌。可見,營銷的關鍵是抓住客戶的需求,如果消費者的“痛點”沒有把握好,那么,還是“閉門造車”的產品研發,以及再好的營銷方案,也是執行不下去,企業的發展將會更加困難。
當前,中國許多企業喜歡模仿,寧愿花很多資源去模仿人家,而不愿花精力去研究目標消費者需求,這種現象十分普遍。當某企業創新產品出來后,短時間內,模仿品也很快出來,造成市場環境競爭惡劣,不利于企業創新發展。如今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下,政府必須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否者,創新者的積極性將會受損,不利于中國企業的轉型與發展。
我們知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驅動力。而產品的創新,一定要“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否者,營銷也會是吆喝。當前,許多企業也知道這個道理,問題是:如何挖取消費者需求呢?
我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從產品研發前、中、后,以及產品的最終批量生產,我們應該主動同目標消費者互動,吃透目標消費者內心需求,讓消費者成為第一批產品“粉絲”,換句話來說,就是“讓消費者當家做主”,營銷才會有生命力。當前許多產品賣不動的原因,一定同消費者需求有關,在“消費者為中心”的大潮中,營銷與需求絕對不是蹺蹺板,而是真正的命運共同體。
比如,特斯拉汽車就是很好例子。2017年下線的產品,如今全球超過了25萬以上粉絲的訂購,可以說,產品仍未定型,只是設計樣品而已,為什么營銷如此火爆呢?顯然,這就是消費者的真正需求的體現,也是特斯拉汽車主動同目標消費者互動、設計、溝通的結果。一款一次充電能跑四百公里的汽車,完全抓住了“智能、環保、個性化”消費者“痛點”,其營銷的魅力勢不可擋,誰不想不用加油、有酷性的智能汽車呢?
再比如,騰訊的QQ誕生之前,差點胎死腹中。據說,馬化騰的創意,曾想賣給電信部門,遭到了拒絕,當他很高興地告訴某一位領導說“用上QQ,未來打電話不用錢了”,立即得到了別人的恥笑。當今,騰訊的QQ升級版微信,成為了人們的生活、工作、購物、互動的平臺,打電話也不用錢了,為此,馬化騰也成為了富豪。他營銷成功的關鍵就是抓住了“免費互動”的需求,哪個消費者會拒絕呢?通過口碑傳播,騰訊創造了營銷奇跡。
由此可見,營銷的創新,關鍵在于抓住客戶需求,開創新的藍海。正如說“窮則思變”,目前中小企業的生存十分嚴峻,市場競爭激烈,我們應該有“思變”的勇氣,利用自己的優勢,敢于挖取消費者內心需求,并主動加強同目標消費者充分溝通,營銷也許再也不是難事。縱觀許多企業,仍停留在“自我”的思維,甚至,強加給消費者更多的不是內心需求產品,無節制的品牌延伸,并以所謂的“整合XXX”為理由,最終產品還是賣不動,釀成更大的苦果。
總之,營銷的關鍵是需求,只有抓住了客戶的需求,營銷才會順理成章,水漲船高,而不是靠廣告吆喝,就能成功的。企業家們,你的營銷做到了客戶需求為導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