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與式營銷:營銷戰中最有力的秘密武器
人們的消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從最早期的“功能式”消費,演變為后來的“品牌式”消費,再到“體驗式”消費,而現在,已經進入了“參與式”消費時代。與此同時,一些知名企業也迅速調整營銷手段,參與式營銷隨之走紅。眾多廣告主通過開展創新性的參與式營銷,將品牌建設的“話語權”交到了網絡用戶手中。
伴隨著消費者意識的崛起,多元媒體渠道的涌現,人們的消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從最早 期的“功能式”消費,演變為后來的“品牌式”消費,再到“體驗式”消費,而現在,已經進入了“參與式”消費時代。這也意味著消費需求發生了一次關鍵的躍遷 ――消費需求第一次超出了產品本身,不僅再囿于產品的物化屬性,更多延伸向了社會屬性:買東西能讓我參與到什么樣的新體驗參與進程中去。
與此同時,一些知名企業也迅速調整營銷手段,參與式營銷(Participation Marketing)隨之走紅。眾多廣告主通過開展創新性的參與式營銷,將品牌建設的“話語權”交到了網絡用戶手中。
品牌為何要開展參與式營銷?
首先,品牌不再高高在上,消費者已經上升到最高的位置。
在Marketing2.0時代,任何品牌如果簡單地按照自己的推斷去制訂品牌策略,去滿足消費者體驗,則意味著冒險和錯誤。品牌要想得到消費者的認同,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消費者參與品牌建設,由他們主動提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其次,傳播主體中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媒體不再是信息的唯一制造者和傳播者。
在Web2.0的世界中,網絡媒體更像是一個信息支持平臺和人氣聚合平臺,消費者已經不再是傳播的終點,他們成為傳播過程中的一個節點,甚至在一定意義上是媒體。在眾多的營銷活動中,消費者既接受來自各方面的信息,也同時在制造信息和向各方傳播信息。
最后,消費者真正成為了上帝。
品牌和媒體不再像以往那樣能控制所有的品牌體驗和傳播資源,由品牌主導消費行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以往的專業和正統營銷理念正受到消費者自我意識的強大挑戰,只有引導、迎合消費者的行為和體驗,才能使品牌的營銷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
參與式營銷是營銷戰中最有力的秘密武器
有人說,參與式營銷是21世紀營銷戰中最有力的秘密武器,它與消費者的溝通和互動最有力。
隨著中國互聯網使用率的進一步提高,年輕人,尤其是80后消費人群作為互聯網的一個主要用戶群體,其營銷價值和用戶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在一些發達地區,青年族群和高收入市場已經步入體驗消費時代,而互聯網環境可以推動消費者體驗價值更充分地展現。
在網絡營銷中, 對用戶參與程度和營銷活動娛樂性的要求日益凸現,單純的廣告或活動冠名,已遠遠不能滿足品牌互動營銷的深層需要。這就需要企業進行參與式營銷,借此,企業 既可持續了解客戶的想法和需求,又可在價值交換時與客戶進行更緊密、更及時的互動,消費者則有更大的熱情和興趣參與互動,小米手機的極其火暴就是證明。如 今MIUI用戶已經超過3000萬,小米論壇注冊用戶數突破1000萬,活躍用戶100萬,每天發的帖子超過25萬。
參與式營銷經典案例:
下面我們通過案例,來看看在美國、歐洲等市場上活躍的大品牌,他們是怎么運用參與式消費這一營銷新模式。
Cut on Your Bias:消費者參與的定制化服裝
于2012年2月推出的在線平臺Cut on Your Bias,邀請時裝設計師在網站上發布自己的產品概念,網站的用戶可以就設計師所發布的概念以及定制化設計進行投票。最受歡迎的定制化設計將被生產出來并 在網站上銷售。把選票投給了獲勝設計的預消費者將可能獲得25%的購買折扣。在這里,預消費者選擇最好的設計,而預售者可以完成制造和銷售。
MUUSE:消費者投票的時裝設計
丹麥的MUUSE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頂尖時裝學校的設計作品。該網站專注于高端手工服飾,網站的用戶可以就喜歡的設計進行預先投票。在網站的“概念”專欄,用戶還可以就展出的設計表達自己的觀點,獲得最多支持的設計將會被生產出來,并在網站上限量銷售。
ZIIBRA:預售音樂社區
成立于2012年6月,美國的音樂社區和預售平臺ZIIBRA致力于把有潛力的或是 著名的音樂家與樂迷們聯系在一起。在音樂正式發行的前一周,藝術家們可以將新的音樂上傳至ZIIBRA并標注為“Play itforward”,越多人預購專輯,則最終的專輯價格將會越低。這樣的活動使那些預購了專輯的樂迷自動形成了網上社群,大力推廣自己預購的專輯并勸說 他人進行購買。